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开新篇
——在学院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谭 吉 慧
(2021年10月2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刚才,会议听取了延敏院长关于学院“十四五”规划起草情况的说明和新德主席关于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起草情况的说明,审议通过了《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和《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会议总结了学院“十三五”以来的工作成就,分析了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对学院下一步工作做了安排部署。会议期间,各位代表认真履职,积极献言建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此,我代表学院党委向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和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是学院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实施《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是今年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完善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依法科学民主治校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的教职工代表大会要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强化工作的规范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服务于学院改革发展大局,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引领全体教职员工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群策群力推进学院事业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制定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是事关学院发展全局和长远的大事。通过前期充分酝酿、认真起草、科学论证、反复修改,规划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州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目前已经入到州政府最后审批阶段。规划明确了学院“十四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体现了责任担当、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是指引学院未来五年和更长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催人奋进,发展时不我待,全院上下要同心同德,奋发有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把美好愿景变成现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总体规划制定专项规划、系部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细化落实方案,形成“责任书”“路线图”和“时间表”,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一年加油干,确保“十四五”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推动学院发展再上新台阶。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凝心聚力推进学院“十四五”更好更快发展,讲些意见。
一、把握方针政策,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学院发展动能
当前,职业教育已进入到深化改革、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别是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清改革形势,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主攻方向,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向改革窑洞里,向创新要活力,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内涵发展的支撑体系、转型发展的保障机制,切实用改革促发展、开新局。
要围绕突出类型特色深化改革。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战略地位和“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类型定位,紧扣职业教育面向市场、面向能力、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本质特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积极适应“职教高考”改革,发挥湘西现代职教集团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加强中高职衔接和专升本工作,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搭建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真正让职业教育回归自己的本位,建立自己的体系,彰显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作用,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要围绕创新育人方式深化改革。切实遵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新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推进以岗课赛证为引领的“三教”改革,推广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探索项目式、案例式、情景式、模块化教学新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实战中练就硬功夫、学到真本领。
要围绕激活管理机制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院系二级管理改革,加大放管服,统一责权利,进一步理顺学院、系部、处室之间的关系,激发系部办学活力。加快推进内部“三定”改革、绩效分配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进一步规范人员岗位管理,强化工作职责,突出重品德、重能力、重贡献的绩效管理和教育评价导向,坚决破除“五唯”倾向,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让干事创业的激情充分涌流,机制创新的效能充分显现。
二、聚焦目标任务,推进提质培优,打造职业教育高地
“十四五”时期,学院发展要实现“六个新”的目标:即办学条件有新改善、教育改革有新突破、治理效能有新提升、内涵建设有新成效、人才培养有新进步、服务发展有新贡献,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建“双高计划”职业院校、“楚怡”品牌高职院校,全面建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美丽卓越现代新职院。我们要围绕目标落地落实,加强深耕细作,突出实干实效,在新一轮发展中跑出“加速度”,实现新跨越。
要把目标聚焦到立德树人上来。加快完善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坚持五育并举,强化“十大育人”,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完善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课程体系,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力量,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建“一体两翼多维”的大思政格局,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加强文化和美学教育,规范劳动和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形成青年学生人人都能成才、人人皆可出彩的生动局面。
要把目标聚焦到重大建设上来。充分认识学院在“十四五”时期致力于推进人才培养“六大平台”“四大基地”“十大项目”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统一思想,集中资源和力量,一体谋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务求实效,努力将“六大平台”建成全州技能培训、文化传承、合作办学、科技创新、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将“四大基地”建成全州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输出的主渠道,将“十大项目”建成全州职业教育创新提质的主干线,形成精品建设、精准培养、精细实施的良好态势,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
要把目标聚焦到内涵建设上来。紧扣职业教育加快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时代要求,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着眼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练内功、强内力,全力推进5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国家级文明校园建设以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打好专业升本攻坚战,加强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努力形成一批高层次项目和标志性成果,不断厚植办学优势,补齐短板弱项,实现高质量发展。
要把目标聚焦到品牌建设上来。高度重视品牌的影响引领作用,发扬拼搏进取精神,密切关注职教改革20条、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部省共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地中的各类评选项目,对标对表“双高计划”“楚怡”品牌等建设标准和要求,坚定信心,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志在必成,努力在创建省级、国家级重大办学品牌上取得突破,用创建成果彰显硬实力、扩大影响力,为学院发展赢得更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要把目标聚焦到服务发展上来。充分认识服务发展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所在、价值所在、前途所在,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主动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需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湘西州“三区两地”“五个湘西”建设以及乡村振兴“六大行动”,坚持育训并举,优化专业设置,助推湘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强化高素质产业人才和乡村振兴人才的有效供给,促进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湘西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加强党的领导,完善保障体系,打牢事业发展基础
谱写学院“十四五”发展新的篇章,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保障体系是重要基础。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增强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更好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党领导一切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进依法治校,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要强化政治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对标争先”计划,抓好党支部“五化”建设和党建“2355”工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效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
要强化制度保障体系。加大章程实施工作,不断完善“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加强规范性文件“废改立”工作,健全校内法治工作机制,建立重大事项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推进党建、教育、教学、科研、招生、就业、后勤、基建、财务、人事、安全等各领域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落实,全面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推进依法科学民主治校。
要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始终把质量作为学院发展的“压舱石”,切实强化标准引领,对接行业和企业技术、岗位标准,建立健全院本级专业课程建设、课堂教学、顶岗实习、技能考核、毕业设计、学生毕业和教师发展等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教学标准执行情况作为教学质量评价考核的标尺,确保落地落实。加强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健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考核机制,创新“互联网+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校内技能竞赛制度,完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强化担当作为,汇聚发展合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使命在前、重任在肩,实现学院新时期更高更好更快发展,不是凭一时之功、一己之力,而是需要全体师生员工和衷共济、久久为功。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强化“作为”意识,增强“能为”本领,找准“善为”路径,创造“有为”业绩,以奋进之笔书写时代华章。
要提升能力水平。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新视野、新思维、新知识、新技能。无论是管理干部还是一线教师都要增强本领不足的危机感,彻底打消“吃老本”的错误思想,时刻保持“充电”状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成为行家里手、能工巧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创新能力。
要改进工作作风。广大干部职工要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苦干实干的工作劲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面对矛盾问题积极迎战、敢作敢为,盯紧目标,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蹚出改革创新、主动求变的最优路径,确保“十四五”规划美好蓝图顺利实现。
要强化实干担当。学院发展依靠大家,发展成果惠及大家。广大干部职工要切实强化主人翁意识,厚植爱校兴校情怀,增强对学院的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学院发展上来,勇于担当、大胆作为,肯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把教好书、育好人作为事业追求,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领路人”“四个相统一”要求,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能力素质提升,以实际行动为现代化新职院建设添砖加瓦。
各位代表、同志们,立足新起点,扬帆新征程,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放眼未来,我们既要满怀信心、登高望远,又要脚踏实地、勤奋工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建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新职院努力奋斗!